Search

【像一個作家那樣閱讀】
**
我雖然出版過四本書,但當有人邀請參加活動時,要給我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像一個作家那樣閱讀】
**
我雖然出版過四本書,但當有人邀請參加活動時,要給我冠予「作家」的頭銜時,我都說不是,我是「編輯」,而如果你覺得我夠老,那就在編輯前面加個「資深」好了。

我讀過一些如何寫作的書,買了更多的如何寫作的書,但迄今都沒有要成為「作家」的念頭,因為我了解自己的一些侷限。我努力讀如何寫作的書,是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合格的閱讀者。

編輯的訓練讓我曉得,一個編輯人閱讀一份讀本,與一個純讀者看一份讀本是不同的。一般讀者可以感受到閱讀帶來的某種效果,但一位編輯人更清楚這種效果是如何被達成的;他可以看得更多、更深,也就更有所獲。

我相信,同樣的,一個小說家讀一本別人的小說,一個導演看一場別人的電影,一個畫家鑑賞一幅別人的畫,他們都能達到更深的內裡。這幾年,如果我多少寫一點什麼東西,那也是為了培養自己能以「作家」的視角,進行更深刻的閱讀。

我在哪裡讀過,一位老作家曾感嘆「台灣應該有更多的專業讀者」。忘了作家的原意,也許感嘆的是知音難覓;但無論如何,我覺得這也是「振興」台灣閱讀風氣的關鍵所在──應該有更多的專業讀者,作為閱讀市場的中介角色,他們更深入、更有趣的解讀,必然能引領更多的人進入閱讀的世界。

長此以往,一層一層閱讀者的建構,有了完整的閱讀者世界,就會有蓬勃的出版市場。其實,我個人的閱讀也常常是受到臉書上許多「專業讀者」的啟發,我在此致敬。

#每日30分鐘廢文運動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「編輯」,當然值得作為一種志業來追尋,它既啟蒙世界,也發現了自己。
View all posts